量程 |
编程分辨率 |
精度(1年) |
典型噪声 |
100 mV |
5 μV |
0.02% + 250 μV |
20 μV |
1 V |
50 μV |
0.02% + 400 μV |
50 μV |
6 V |
50 μV |
0.02% + 1.8 mV |
100 μV |
40 V |
500 μV |
0.02% + 12 mV |
500 μV |
温度系数 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2:±(0.15 × 精度指标)/°C。
仅适用于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最大输出功率和源/宿极限:每通道最大40.4W。±40.4V@ ±1.0A,±6.06V@ ±3.0A,四项限源或宿操作。
电压调节:线:量程的 0.01%。负载:±(量程的0.01% + 100μV)。
噪声:10Hz~20MHz:<20mV 峰-峰值(典型值),<3mV RMS(典型值),6V量程。
电流极限/柔度: 单值设置双极电流极限(柔度)。最小值10nA。精度与电流源 相同。
过冲:典型值<±(0.1% + 10mV)。步进值=量程的10%~90%,电阻负载,最大电流 极限/柔度。
保护偏移电压:典型值 < 4mV。电流 < 10mA。
电流源技术指标
电流编程精度
量程 |
编程分辨率 |
精度(1年) |
典型噪声 |
100 nA |
2 pA |
0.06% +100 pA |
5 pA |
1 µA |
20 pA |
0.03% +800 pA |
25 pA |
10 µA |
200 pA |
0.03% + 5 nA |
60 pA |
100 µA |
2 nA |
0.03% + 60 nA |
3 nA |
1 mA |
20 nA |
0.03% +300 nA |
6 nA |
10 mA |
200 nA |
0.03% + 6 µA |
200 nA |
100 mA |
2 µA |
0.03% + 30 µA |
600 nA |
1 A 5 |
20 µA |
0.05% + 1.8mA |
70 µA |
3 A 5 |
20 µA |
0.06% + 4 mA |
150 µA |
10 A 5, 6 |
200 µA |
0.5% + 40 mA (典型值) |
|
温度系数 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7:±(0.15 × 精度指标)/°C。
最大输出功率和源/宿极限:每通道最大40.4W。±1.01A @ ±40.0V,±3.03A @ ±6.0V,四项限源或宿操作。
电流调节:线:量程的0.01%。负载:±(量程的0.01% + 100 pA)。
电压极限/柔度9: 单值设置双极电压极限(柔度)。最小值10 mV。精度与电压源 相同。
过冲:典型值<±0.1%(步进值=量程的10%~90%,电阻负载;其他测试条件,参见 “电流源输出稳定时间”部分)。
其它电源技术指标
瞬态响应时间:当负载出现10%到90%的阶跃变化时输出恢复到0.1%的时间 <70μs。
电压源输出稳定时间:在固定量程上处理电源设置命令后达到最终值0.1%所需的 时间。
100mV,1V量程:典型值<50μs
6V量程:典型值<100μs
40V量程10:典型值<150μs
电流源输出稳定时间:在固定量程上处理电源设置命令后达到最终值0.1%所需的 时间。下列值适用于Iout × Rload = 1V,除非另行说明。
3A量程:典型值<80μs(电流小于2.5A,Rload >2Ω) 1A–10mA量程:典型值<80μs(Rload >6Ω)
1mA量程:典型值<100μs
100μA量程:典型值<150μs
10μA量程:典型值<500μs
1μA量程:典型值<2.5ms
100nA量程:典型值<25ms
直流浮动电压:输出电压可以从机架地电平最高上浮到±250VDC。
远端检测工作范围11:
HI和SENSE HI之间的最大电压=3V
LO和SENSE LO之间的最大电压=3V
电压输出净空:
40V量程:最大输出电压=42V – 电源引线上的总压降 (每条电源引线最大1Ω)
6V量程:最大输出电压=8V – 电源引线上的总压降 (每条电源引线最大1Ω)
过温保护:内部检测温度过载时将设备置为待机模式。
电压源量程变化过冲:<300mV + 较大量程的0.1%(典型值)。过冲输入一个 100kΩ负载,20MHz带宽。
电流源量程变化过冲:<较大量程的5% + 300mV/Rload (典型值,源稳定时间 设置为SETTLE_SMOOTH_100NA)。其他测试条件,参见“电流源输出稳定时间” 部分。
注
1. 对于源精度指标的HI引线压降每伏要增加50μV。
2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3. 在30°C环境下,无论负载多大都是全电源工作。在30°C以上和/或电源宿工作模式下,可 参考2600B系列参考手册的“工作界限(Operating Boundaries)”部分,查询其它功率下 降信息。
4. 对于电源宿工作模式(第II和第IV象限),要在相应的电流极限精度指标上增加极限量程的 0.06%。技术指标适用于支持的电源宿工作模式。
5. 在30°C环境下,无论负载多大都是全电源工作。在30°C以上和/或电源宿工作模式下,可 参考2600B系列参考手册的“工作界限(Operating Boundaries)”部分,查询其它功率下 降信息。
6. 10A量程仅适用于脉冲模式。
7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8. 在30°C环境下,无论负载多大都是全电源工作。在30°C以上和/或电源宿工作模式下,可 参考2600B系列参考手册的“工作界限(Operating Boundaries)”部分,查询其它功率下 降信息。
9. 对于电源宿工作模式(第II和第IV象限),要在相应的电压源指标上增加柔度量程的10%和 极限设定值的±0.02%。对于100mV量程,要额外增加60mV的不确定值。
10. 当在1A量程下测量时,要增加150μs。
11. 对于源精度指标的HI引线压降每伏要增加50μV。
脉冲技术指标
区域 |
最大电流极限 |
最大脉宽 |
最大占空比 |
1 |
1 A @ 40 V |
DC,无限制 |
100% |
1 |
3 A @ 6 V |
DC,无限制 |
100% |
2 |
1.5A @ 40 V |
100ms |
25% |
3 |
5 A @ 35 V |
4 ms |
4% |
4 |
10 A @ 20 V |
1.8ms |
1% |
最小可编程脉宽14,15:100μs。注:对于稳定电源在特定I/V输出端和负载上的 最小脉宽可以大于100μs。
脉宽编 程分辨 率:1μs。
脉宽编 程精度 15:±5μs。
脉宽抖 动:2μs(典型值)。
象限图:
注
12. 从脉冲开始到off-time开始的时间;如下图所示。
13.在电源宿模式下(第II和IV象限)且环境温度高于30°C时,发热受限。欲了解更多信息, 可参见参考手册中的功率方程。
14.最小稳定脉宽的典型性能:
电源大小 |
负载 |
电源稳定 |
最小脉宽 |
6 V |
2 Ω |
0.2% |
150 µs |
20 V |
2 Ω |
1% |
200 µs |
35 V |
7 Ω |
0.5% |
500 µs |
40 V |
27 Ω |
0.1% |
400 µs |
1.5 A |
27 Ω |
0.1% |
1.5 ms |
3 A |
2 Ω |
0.2% |
150 µs |
5 A |
7 Ω |
0.5% |
500 µs |
10 A |
2 Ω |
0.5% |
200 µs |
通常采用远端操作、4线检测和最佳、固定量程进行测试。有关脉冲脚本的更多介绍, 请参见2600B参考手册。
15.从脉冲开始到off-time开始的时间;如下图所示。
量程 |
默认显示 |
输入电阻 |
精度(1年) |
100 mV |
100 nV |
>10 GΩ |
0.015% + 15 0μV |
1 V |
1 μV |
>10 GΩ |
0.015% + 20 0 μV |
6 V |
10 μV |
>10 GΩ |
0.015% + 1 mV |
40 V |
10 μV |
>10 GΩ |
0.015% + 8 mV |
温度系数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19:±(0.15×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于 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电流测量精度 17
量程 |
默认显示分辨率 |
电压负荷 |
精度(1年) |
100 nA |
100 fA |
<1 mV |
0.05% + 100 pA |
1 µA |
1 pA |
<1 mV |
0.025% +500 pA |
10 µA |
10 pA |
<1 mV |
0.025% + 1.5 nA |
100 µA |
100 pA |
<1 mV |
0.02% + 25 nA |
1 mA |
1 nA |
<1 mV |
0.02% + 200 nA |
10 mA |
10 nA |
<1 mV |
0.02% + 2.5 µA |
100 mA |
100 nA |
<1 mV |
0.02% + 20 µA |
1 A |
1 µA |
<1 mV |
0.03% + 1.5 mA |
3 A |
1 µA |
<1 mV |
0.05% + 3.5 mA |
10 A 22 |
10 µA |
<1 mV |
0.4% + 25 mA (典型值) |
电流测量稳定时间(在V 之后测量稳定的时间)23: 在固定量程上处理电源设 step 命令后达到最终值0.1%所需的时间。Vout=1V,除非另行说明。电流量程:1mA。 out 时间:<100μs(典型值)。
温度系数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24: ±(0.15×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接触检查25(不适合2604B)
速度 |
60Hz(50Hz)下到 |
精度(1年) |
FAST |
1 (1.2) ms |
5% + 10Ω |
MEDIUM |
4 (5) ms |
5% + 1 Ω |
SLOW |
36 (42) ms |
5% + 0.3Ω |
其它仪表技术指标
最大负载阻抗:
普通模式:10nF(典型值)。
高电容模式:50μF(典型值)
共模电压:250VDC。
共模隔离度:>1GΩ,<4500pF
过量程:101%的电源量程,102%的测量量程
最大检测引线电阻:额定精度为1kΩ。
检测输入阻抗:>10GΩ
注
16. 对于源精度指标的HI引线压降每伏要增加50μV。
17 .对于NPLC设置<1,要通过增加误差项降低精度指标。根据下表适当 增加量程值的百分比。
NPLC设置 |
100mV |
1V–40V |
100nA |
1µA–100mA |
1A–3A |
0.1 |
0.01% |
0.01% |
0.01% |
0.01% |
0.01% |
0.01 |
0.08% |
0.07% |
0.1% |
0.05% |
0.05% |
0.001 |
0.8% |
0.6% |
1% |
0.5% |
1.1% |
18. 适用于单通道显示模式。
19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20. 适用于单通道显示模式。
21. 四线远端检测仅适用于所选的电流表模式。电压测量只能设置为100mV或1V量程。
22. 10A量程仅适用于脉冲模式。
23. 柔度等于100mA。
24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25. 包括测量SENSE HI到HI和SENSE LO到LO的接触电阻。
高电容模式26,27,28
电压源输出稳定时间:在固定量程上处理完源极命令后,达到最终值的0.1% 所需的时间。电流极限=1A。
电压源量程
Cload =4.7μF的稳定时间
100 mV
200 μs (典型值)
1 V
200 μs (典型值)
6 V
200 μs (典型值)
40 V
7 ms (典型值)
电流测量稳定时间:在电压源稳定在固定量程上后,达到最终值的0.1%所需 的时间。下列值适用于Vout=1V,除非另行说明。
电压源量程
稳定时间
3 A – 1 A
<120 μs(典型值) (Rload > 2Ω)
100 mA – 10 mA
<100 μs (典型值)
1 mA
< 3 ms (典型值)
100 μA
< 3 ms (典型值)
10 μA
< 230 ms (典型值)
1 μA
< 230 ms (典型值)
使用HIGH-C脚本的电容漏流性能29: 负载=5μF||10MΩ
测试:5V步进与测量。200ms(典型值)@50nA。
模式改变延迟:
100μA电流量程以上:
进入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10ms
离开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10ms
1μA和10μA电流量程:
进入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230ms
离开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10ms
电压表输入阻抗:100GΩ并联3300pF。
噪声,10Hz-20MHz(6V量程):典型值<30mV 峰-峰值。
电压源量程改变过冲:典型值<400mV + 较大量程的0.1%。过冲进入200kΩ负载,20MHz带宽。
注
26. 高电容模式指标仅适用于直流测量。
27. 100nA量程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28. 高电容模式利用锁定的量程。禁用自动量程功能。
29. 部分KI厂商脚本。详细信息参考手册。
公共指标
IEEE-488:兼容IEEE-488.1。支持IEEE-488.2公共命令和状态模型拓扑。
USB控制(背面): USB 2.0器件,TMC488协议。
RS-232:波特率从300bps到115200bps。
以太网:RJ-45接头,LXI Class C,10/100BT,无自动翻转功能。
扩展接口:利用TSP-Link扩展接口可实现支持TSP功能的仪器相互触发和通信。 (不适用2604B)
线缆类型:5e类线或更高端的LAN交叉线。
长度:任意两台支持TSP功能的仪器之间最长3米。
LXI兼容性:LXI Class C 1.2
LXI时序:总输出触发响应时间:最小值为245μs ,典型值为280μs ,(不 指定最大值)。接收LAN[0-7]事件延迟:未知。产生LAN[0-7]事件延迟: 未知。
数字I/O接口(不适用2604B)
接头:25针D型母接头
输入/输出引脚:14个开漏极I/O脚
绝对最大输入电压:5.25V
绝对最小输入电压:-0.25V
最大逻辑低输入电压:0.7V,最大+850μA
最小逻辑高输入电压:2.1V,+570μA。
最大源电流(流出数字I/O脚):+960μA。
最大宿电流@最大逻辑低电压(0.7V):-5.0mA。
绝对最大宿电流(流入数字I/O脚):-11mA(不适用2604B)。
5V电源引脚:上限为600mA,固态熔丝保护。
安全互锁引脚:有效高输入。必须从外部加载>3.4V@24mA(绝对最大值6V) 到该引脚上,以确保200V操作。该信号通过一个10kΩ电阻下拉到机壳 地。当INTERLOCK信号<0.4V时(绝对最小值-0.4V),200V操作将会被 阻塞。如下图所示:
USB文件系统(前部):USB 2.0主控制器:海量存储类设备。
电源:100V~250VAC,50~60Hz(自动检测),最大240 VA。
冷却:强制风冷。侧面进风,背板排风。在以机架式安装时, 一侧不可阻塞。
EMC:符合欧盟指令2004/108/EEC、EN 61326-1。
安全性:符合欧盟指令73/23/EEC、EN 61010-1和UL 61010-1。
尺寸:89mm 高 × 213mm 宽 × 460mm 深 (3½ in × 8⅜ in × 17 ½ in )。
台面配置(带手柄和脚):104mm 高 × 238mm 宽 × 460mm 深 (4⅛ in× 9⅜ in × 17 ½ in )。
重量:2601B:4.75kg (10.4 lbs),2602B,2604B:5.50kg (12.0 lbs)。
工作环境:仅限于室内使用。
海拔:高于海平面最大2000米。
工作:0°–50°C,70% R.H.最高35°C。降低3% R.H./°C,35°–50°C。
存储:–25°C 到 65°C。
技术指标适用的条件
本文介绍了2611B,2612B和2614B系统数字源表的技术指标和补充说明。这些 技术指标是测试2611B,2612B和2614B依据的标准。在出厂时,2611B,2612B和 2614B符合这些技术指标。补充说明和典型值不在质保范围内,适用于23°C,仅用 作有效信息。
精确技术指标适用于普通模式和高电容模式。这些源和测量精度在下列条件下适用于数字源表CHANNEL A(2611B,2612B和 2614B)或数字源表CHANNEL B(2612B和2614B)终端:
1. 23°C ±5°C,相对湿度<70%
2. 经过2小时的预热
3. 普通速度(1 NPLC)
4. 启用A/D自动调零
5. 远端检测操作或适当的归零局部操作
6. 校准周期=1年
源技术指标
电压源技术指标
电压编程精度1
量程 |
编程分辨率 |
精度(1年) |
典型噪声 |
200mV |
5 µV |
0.02% +375 µV |
20 µV |
2 V |
50 µV |
0.02% +600 µV |
50 µV |
20 V |
500 µV |
0.02% + 5 mV |
300 µV |
200 V |
5 mV |
0.02% + 50 mV |
2 mV |
温度系数 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2:±(0.15 × 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于 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最大输出功率和源/宿极限3:每通道最大30.3W。±20.2V@ ±1.5A,±202V@± 100 mA,四项限源或宿操作。
电压调节:线:量程的 0.01%。负载:±(量程的0.01% + 100μV)。
噪声 10Hz~20MHz:典型值<20mV(峰-峰值),典型值<3mV RMS(有效值), 20V量程。
电流极限/柔度4: 单值设置双极电流极限(柔度)。最小值10nA。精度与电流源 相同。
过冲:典型值<±(0.1% + 10mV)。步进值=量程的10%~90%,电阻负载,最大电流 极限 /柔度。
保护偏移电压:典型值 < 4mV。(电流 < 10mA)。
电流源技术指标
电流编程精度5
量程 |
编程分辨率 |
精度(1年) |
典型噪声 |
100 n A |
2 p A |
0.06% + 100 p A |
5 p A |
1μA |
20 p A |
0.03% + 800 p A |
25 p A |
10μA |
200 p A |
0.03% + 5 n A |
60 p A |
10 0μA |
2 n A |
0.03% + 60 n A |
3 n A |
1 m A |
20 n A |
0.03% + 300 n A |
6 n A |
10m A |
200 n A |
0.03% + 6 μA |
200 n A |
100m A |
2 μA |
0.03% + 30μA |
600 n A |
1 A 6 |
20 μA |
0.05% +1.8 m A |
70 μA |
1.5 A 6 |
50 μA |
0.06% + 4 m A |
150μA |
10 A 6,7 |
200μA |
0.5% + 40 m A (典型值) |
|
温度系数 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8:±(0.15 × 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于 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最大输出功率和源/宿极限9:每通道最大30.3W。±1.515A @ ±20V , ±101mA @ ±200V,四项限源或宿操作。
电流调节:线:量程的0.01%。负载:±(量程的0.01% + 100 pA)。
电压极限/柔度10: 单值设置双极电压极限(柔度)。最小值20 mV。精度与电压源 相同。
过冲:典型值<±0.1%(步进值=量程的10%~90%,电阻负载;其他测试条件,参见 “电流源输出稳定时间”部分)。
其它电源技术指标
瞬态响应时间:当负载出现10%到90%的阶跃变化时输出恢复到0.1%的时间<70μs。 电压源输出稳定时间:在固定量程上处理电源设置命令后达到最终值0.1%所需的时间。
量程
稳定时间
200 mV
<50 μs (典型值)
2 V
<50 μs (典型值)
20 V
<110 μs (典型值)
200 V
<700 μs (典型值)
电流源输出稳定时间:在固定量程上处理电源设置命令后达到最终值0.1%所需的时间。 下列值适用于Iout × Rload = 2V,除非另行说明。
电流量程
稳定时间
1.5 A – 1 A
<120 μs (典型值) (Rload > 6)
100 mA – 10 mA
<80 μs (典型值)
1 mA
<100 μs (典型值)
100 μA
<150 μs (典型值)
10 μA
<500 μs (典型值)
1 μA
<2 ms (典型值)
100 μA
<20 ms (典型值)
直流浮动电压:输出电压可以从机架地电平最高上浮到±250VDC。
远端检测工作范围11:
HI和SENSE HI之间的最大电压=3V
LO和SENSE LO之间的最大电压=3V
电压输出净空:
200V量程:最大输出电压= 202.3V – 电源引线上的总压降(每条电源引线最大 1Ω)
20V量程:最大输出电压= 23.3V – 电源引线上的总压降(每条电源引线最大 1Ω)
超温保护:内部检测温度过载时将设备置为待机模式。
电压源量程变化过冲:<300mV + 较大量程的0.1%(典型值)。过冲输入一个200kΩ 负载,20MHz带宽。
电流源量程变化过冲:<较大量程的5% + 300mV/Rload(典型值,源稳定时间设置为 SETTLE_SMOOTH_100NA)。其他测试条件,参见“电流源输出稳定时间”部分。
注
1. 对于源精度指标的HI引线压降每伏要增加50μV。
2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3.在30°C环境下,无论负载多大都是全电源工作。在30°C以上和/或电源宿工作模式下,可参考 2600B系列参考手册的“工作界限(Operating Boundaries)”部分,查询其它功率下降信息。
4.对于电源宿工作模式(第II和第IV象限),要在相应的电流极限精度指标上增加极限量程的0.06%。 技术指标适用于支持的电源宿工作模式。
5.精度指标不包括集电极漏流。在18°–28°C之间工作时,每°C精度降低Vout/2E11;在<18°C或 >28°C工作时,每°C精度降低Vout/2E11 + (0.15・Vout/2E11)。
6.在30°C环境下,无论负载多大都是全电源工作。在30°C以上和/或电源宿工作模式下,可参考 2600B系列参考手册的“工作界限(Operating Boundaries)”部分,查询其它功率下降信息。
7.10A量程仅适用于脉冲模式。
8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 ±5°C。
9.在30°C环境下,无论负载多大都是全电源工作。在30°C以上和/或电源宿工作模式下,可参考 2600B系列参考手册的“工作界限(Operating Boundaries)”部分,查询其它功率下降信息。
10.对于电源宿工作模式(第II和第IV象限),要在相应的电压源指标上增加柔度量程的10%和极限 设定值的±0.02%。对于200mV量程,要额外增加120mV的不确定值。
11.对于源精度指标的HI引线压降每伏要增加50μV。
脉冲技术指标
区域 |
最大电流极限 |
最大脉宽 |
最大占空比 |
1 |
100m A @ 200 V |
DC, 无限制 |
100% |
1 |
1.5 A @ 20 V |
DC, 无限制 |
100% |
2 |
1 A @ 180 V |
8.5 ms |
1% |
314 |
1 A @ 200 V |
2.2 ms |
1% |
4 |
10 A @ 5 V |
1 ms |
2.2% |
最小可编程脉宽:100μs。注:对于稳定电源在特定I/V输出端和负载上的最小 脉宽可以大于100μs。
脉宽编 程分辨 率:1μs。
脉宽编 程精度 15:±5μs。
脉宽抖动:2μs(典型值)。
13.在电源宿模式下(第II和IV象限)且环境温度高于30°C时,发热受限。欲了解更多信息, 可参见参考手册中的功率方程。
14. 电压源工作在1.5 A电流极限下。
15. 最小稳定脉宽的典型性能:
电源大小 |
负载 |
电源稳定 |
最小脉宽 |
5 V |
0.5Ω |
1% |
300 µs |
20 V |
200 Ω |
0.2% |
200 µs |
180 V |
180Ω |
0.2% |
5 ms |
200 V (极限1.5 A) |
200 Ω |
0.2% |
1.5 ms |
100 mA |
200 Ω |
1% |
200 µs |
1 A |
200 Ω |
1% |
500 µs |
1 A |
180Ω |
0.2% |
5 ms |
10 A |
0.5Ω |
0.5% |
300 µs |
通常采用远端操作、4线检测和最佳、固定量程进行测试。有关脉冲脚本的更多介绍, 请参见2600B参考手册。
仪表技术指标
电压测量精度 17, 18
量程 |
默认显示分辨率 |
输入电阻 |
精度(1年) |
200 mV |
100 nV |
>10 GΩ |
0.015% + 225 μV |
2 V |
1 nV |
>10 GΩ |
0.02% + 350 μV |
20 V |
10 nV |
>10 GΩ |
0.015% + 5 mV |
200 V |
100 nV |
>10 GΩ |
0.015% + 50 mV |
温度系数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20:±(0.15×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于 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电流测量精度 18, 21
量程 |
默认显示分辨率 |
电压负荷 |
精度(1年) |
100 nA |
100 fA |
<1 mV |
0.06% + 100 pA |
1 µA |
1 pA |
<1 mV |
0.025% + 500 pA |
10 µA |
10 pA |
<1 mV |
0.025% + 1.5nA |
100 µA |
100 pA |
<1 mV |
0.02% + 25 nA |
1 mA |
1 nA |
<1 mV |
0.02% + 200 nA |
10 mA |
10 nA |
<1 mV |
0.02% + 2.5µA |
100 mA |
100 nA |
<1 mV |
0.02% + 20 µA |
1 A |
1 µA |
<1 mV |
0.03% + 1.5mA |
1.5 A |
1 µA |
<1 mV |
0.05% + 3.5mA |
10 A 24 |
10 µA |
<1 mV |
0.4% + 25 mA (典型值) |
电流测量稳定时间(在Vstep之后测量稳定的时间)25: 在固定量程上处理电源设置 命令后达到最终值0.1%所需的时间。Vout= 2V,除非另行说明。电流量程:1mA。
稳定时间:<100μs(典型值)。
温度系数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26: ±(0.15×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于 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接触检查27 (不适合2614B)
速度 |
60Hz(50Hz)下到存储器的最大测量时间 |
精度(1年) |
FAST |
1 (1.2) ms |
5% + 10Ω |
MEDIUM |
4 (5) ms |
5% + 1 Ω |
SLOW |
36 (42) ms |
5% + 0.3Ω |
其它仪表技术指标
最大负载阻抗:
普通模式:10nF(典型值)。高电容模式:50μF(典型值)
共模电压:250VDC。
共模隔离度:>1GΩ,<4500pF
过量程:101%的电源量程,102%的测量量程
最大检测引线电阻:额定精度为1kΩ。
检测输入阻抗:>10GΩ
注
17. 对于源精度指标的HI引线压降每伏要增加50μV。
18. 对于NPLC设置<1,要通过增加误差项来降低精度指标。根据下表适当增加量程值的百分比。
NPLC设置 |
200mV |
2V–200V |
100nA |
1µA–100mA |
1A–1.5A |
0.1 |
0.01% |
0.01% |
0.01% |
0.01% |
0.01% |
0.01 |
0.08% |
0.07% |
0.1% |
0.05% |
0.05% |
0.001 |
0.8% |
0.6% |
1% |
0.5% |
1.1% |
19. 适用于单通道显示模式。
20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21.精度指标不包括集电极漏流。在18°–28°C之间工作时,每°C精度降低Vout/2E11;在<18°C 或>28°C工作时,每°C精度降低Vout/2E11 + (0.15•Vout/2E11)。
22. 适用于单通道显示模式。
23. 四线远端检测仅适用于所选的电流表模式。电压测量只能设置为200mV或2V量程。
24. 10A量程仅适用于脉冲模式。
25. 柔度等于100mA。
26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27. 包括测量SENSE HI到HI和SENSE LO到LO接触电阻
高电容模式 28, 29, 30
电压源输出稳定时间:在固定量程上处理完源极命令后,达到最终值的0.1%所需的 时间。电流极限=1A。
电压源量
Cload =4.7μF的稳定时间
200 mV
600 μs (典型值)
2 V
600 μs (典型值)
20 V
1.5 ms (典型值)
200 V
200 ms (典型值)
电流测量稳定时间:在电压源稳定在固定量程上后,达到最终值的0.1%所需的时间。 下列值适用于Vout=2V,除非另行说明。
电流量程
稳定时间
1.5 A – 1 A
<120 μs (典型值) (Rload > 6Ω)
100 mA – 10 mA
<100 μs (典型值)
1 mA
< 3 ms (典型值)
100 μA
< 3 ms (典型值)
10 μA
< 230 ms (典型值)
1 μA
< 230 ms (典型值)
使用HIGH-C脚本的电容漏流性能32: 负载=5μF||10MΩ
测试:5V步进与测量。200ms(典型值)@50nA。
模式改变延迟:
100μA电流量程以上:
进入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10ms
离开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10ms
1μA和10μA电流量程:
进入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230ms
离开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10ms
电压表输入阻抗:30GΩ并联3300pF。
噪声,10Hz-20MHz(20V量程):典型值<30mV 峰-峰值。
电压源量程改变过冲(用于20V量程以下):典型值<400mV + 较大量程的0.1%。
过冲进入200kΩ负载,20MHz带宽。
注
28. 高电容模式指标仅适用于直流测量。
29. 100nA以下量程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30. 高电容模式利用锁定的量程。禁用自动量程功能。
31. 部分KI厂商脚本。详细信息参考手册。
公共指标
IEEE-488:兼容IEEE-488.1。支持IEEE-488.2公共命令和状态模型拓扑。
USB控制 (背面): USB 2.0器件,TMC488协议。
RS-232:波特率从300bps到115200bps。数据位数、奇偶类型和流程控制 (RTS/CTS硬件或没有)可编程。
以太网:RJ-45接头,LXI Class C,10/100BT,无自动翻转功能。
扩展接口:利用TSP-Link扩展接口可实现支持TSP功能的仪器相互触发和 通信。(不适用2634B)
线缆类型:5e类线或更高端的LAN交叉线。
长度:任意两台支持TSP功能的仪器之间最长3米。
LXI兼容性:LXI Class C 1.4
LXI时序:总输出触发响应时间:最小值为245μs ,典型值为280μs , (不指定最大值)。接收LAN[0-7]事件延迟:未知。产生LAN[0-7]
事件延迟:未知。
数字I/O接口(不适用2634B)
接头:25针D型母接头
输入/输出引脚:14个开漏极I/O脚
绝对最大输入电压:5.25V
绝对最小输入电压:-0.25V
最大逻辑低输入电压:0.7V,最大+850μA
最小逻辑高输入电压:2.1V,+570μA。
最大源电流(流出数字I/O脚):+960μA。
最大宿电流@最大逻辑低电压(0.7V):-5.0mA。
绝对最大宿电流(流入数字I/O脚):-11mA。
5V电源引脚:上限为600mA,固态熔丝保护。
安全互锁引脚:有效高输入。必须从外部加载>3.4V@24mA(绝对最大值6V)到该引脚上,以确保200V操作。该信号通过一个10kΩ电阻下拉到机壳地。当INTERLOCK信号<0.4V时(绝对最小值-0.4V),200V操作将会被阻塞。如下图所示:
USB文件系统(前部):USB 2.0主控制器:海量存储类设备。
电源:100V~250VAC,50~60Hz(自动检测),最大240 VA。
冷却:强制风冷。侧面进风,背板排风。在以机架式安装时,一侧不可阻塞。
EMC:符合欧盟指令2004/108/EEC、EN 61326-1。
安全性:符合欧盟指令73/23/EEC、EN 61010-1和UL 61010-1。
尺寸:89mm 高 × 213mm 宽 × 460mm 深 (3½ in × 8⅜ in × 17½ in )。
台面配置(带手柄和脚):104mm 高 × 238mm 宽 × 460mm 深 (4⅛ in× 9⅜ in × 17½ in )。
重量:2635B:4.75kg (10.4 lbs),2634B,2635B:5.50kg (12.0 lbs)。
工作环境:仅限于室内使用。海拔:高于海平面最大2000米。
工作:0°- 50°C,70% R.H.最高35°C。降低3% R.H./°C,35°– 50°C。
存储:–25°C 到 65°C。
技术指标适用的条件
本文介绍了2634B,2635B和2636B系统数字源表的技术指标和补充说明。这些 技术指标是测试2634B,2635B和2636B依据的标准。在出厂时,2634B,2635B和2636B 符合这些技术指标。补充说明和典型值不在质保范围内,适用于23°C,仅用作有效 信息。
精确技术指标适用于普通模式和高电容模式。这些源和测量精度在下列条件下适用于数字源表CHANNEL A(2634B,2635B和 2636B)或数字源表CHANNEL B(2635B和2636B)终端:
1. 23°C ±5°C,相对湿度<70%
2. 经过2小时的预热
3. 普通速度(1 NPLC)
4. 启用A/D自动调零
5. 远端检测操作或适当的归零局部操作
6. 校准周期=1年
源技术指标
电压源技术指标
电压编程精度1>
量程 |
编程分辨率 |
精度(1年) |
典型噪声 |
200 mV |
5 µV |
0.02% + 375 µV |
20 µV |
2 V |
50 µV |
0.02% +600 µV |
50 µV |
20 V |
500 µV |
0.02% + 5 mV |
300 µV |
200 V |
5 mV |
0.02% + 50 mV |
2 mV |
温度系数 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2:±(0.15 × 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于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最大输出功率和源/宿极限3:每通道最大30.3W。±20.2V@ ±1.5A,±202V@±100 mA,四项限源或宿操作。
电压调节:线:量程的 0.01%。负载:±(量程的0.01% + 100μV)。
噪声 10Hz~20MHz:典型值<20mV(峰-峰值),典型值<3mV RMS(有效值),20V量程。
电流极限/柔度4: 单值设置双极电流极限(柔度)。最小值100pA。精度与电流源相同。
过冲:典型值<±(0.1% + 10mV)。步进值=量程的10%~90%,电阻负载,最大电流极限/柔度。
保护偏移电压:典型值 < 4mV。(电流 < 10mA)。
电流源技术指标
电流编程精度
量程 |
编程分辨率 |
精度(1年) |
典型噪声 |
1 nA |
20 fA |
0.15% + 2 pA |
800 fA |
10 nA |
200 fA |
0.15% + 5 pA |
2 pA |
100 nA |
2 pA |
0.06% + 50 pA |
5 pA |
1 µA |
20 pA |
0.03% +700 pA |
25 pA |
10 µA |
200 pA |
0.03% + 5 nA |
60 pA |
100 µA |
2 nA |
0.03% + 60 nA |
3 nA |
1 mA |
20 nA |
0.03% +300 nA |
6 nA |
10 mA |
200 nA |
0.03% + 6μA |
200 nA |
100mA |
2 µA |
0.03% + 30μA |
600 nA |
1 A 5 |
20 µA |
0.05% +1.8 mA |
70μA |
1.5 A 5 |
50 µA |
0.06% + 4 mA |
150μA |
10 A 5, 6 |
200 µA |
0.5% + 40 mA (典型值) |
|
温度系数 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7:±(0.15 × 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于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最大输出功率和源/宿极限8:每通道最大30.3W。±1.515A @ ±20V , ±101mA @±200V,四项限源或宿操作。
电流调节:线:量程的0.01%。负载:±(量程的0.01% + 100 pA)。
电压极限/柔度9: 单值设置双极电压极限(柔度)。最小值20 mV。精度与电压源相同。
过冲:典型值<±0.1%(步进值=量程的10%~90%,电阻负载;最大电流极限/柔度。其他测试条件,参见“电流源输出稳定时间”部分)。
其它电源技术指标
瞬态响应时间:当负载出现10%到90%的阶跃变化时输出恢复到0.1%的时间<70μs。
电压源输出稳定时间:在固定量程上处理电源设置命令后达到最终值0.1%所需的时间。
量程
稳定时间
200 m V
<50 μs (典型值)
2 V
<50 μs (典型值)
20 V
<110 μs (典型值)
200 V
<700 μs (典型值)
电流源输出稳定时间:在固定量程上处理电源设置命令后达到最终值0.1%所需的时间。下列值适用于Iout × Rload = 2V,除非另行说明。
电压源量程
稳定时间
1.5 A – 1 A
<120 μs(典型值) (Rload > 2Ω)
100 mA – 10 mA
<80 μs (典型值)
1 mA
<100 μs (典型值)
100 μA
<150 μs (典型值)
10 μA
<500 μs (典型值)
1 μA
<2 ms (典型值)
100 μA
<20 ms (典型值)
10 μA
<40 ms (典型值)
1 μA
<150 ms (典型值)
直流浮动电压:输出电压可以从机架地电平最高上浮到±250VDC。
远端检测工作范围10:
HI和SENSE HI之间的最大电压=3V
LO和SENSE LO之间的最大电压=3V
电压输出净空:
200V量程:最大输出电压= 202.3V – 电源引线上的总压降(每条电源引线最大1Ω)
20V量程:最大输出电压= 23.3V – 电源引线上的总压降(每条电源引线最大1Ω)
超温保护:内部检测温度过载时将设备置为待机模式。
电压源量程变化过冲:<300mV + 较大量程的0.1%(典型值)。过冲输入一个200kΩ负载,20MHz带宽。
电流源量程变化过冲:<较大量程的5% + 300mV/Rload(典型值,源稳定时间设置为SETTLE_SMOOTH_100NA)。其他测试条件,参见“电流源输出稳定时间”部分。
脉冲技术指标
区域 |
最大电流极限 |
最大脉宽 |
最大占空比 |
1 |
100 m A @ 200 V |
DC, 无限制 |
100% |
1 |
1.5 A @ 20 V |
DC, 无限制 |
100% |
2 |
1 A @ 180 V |
8.5 m s |
1% |
313 |
1 A @ 200 V |
2.2 m s |
1% |
4 |
10 A @ 5 V |
1 m s |
2.2% |
最小可编程脉宽14,15:100μs。注:对于稳定电源在特定I/V输出端和负载上的最小脉宽可以大于100μs。
脉宽编程分辨率:1μs。
脉宽编程精度15:±5μs。
脉宽抖动:50μs(典型值)。
注
1. 对于源精度指标的HI引线压降每伏要增加50μV。
2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3. 在30°C环境下,无论负载多大都是全电源工作。在30°C以上和/或电源宿工作模式下,可参考2600B系列参考手册的“工作界限(Operating Boundaries)”部分,查询其它功率下降信息。
4. 对于电源宿工作模式(第II和第IV象限),要在相应的电流极限精度指标上增加极限量程的0.06%。技术指标适用于支持的电源宿工作模式。
5. 在30°C环境下,无论负载多大都是全电源工作。在30°C以上和/或电源宿工作模式下,可参考2600B系列参考手册的“工作界限(Operating Boundaries)”部分,查询其它功率下降信息。
6. 10A量程仅适用于脉冲模式。
7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8. 在30°C环境下,无论负载多大都是全电源工作。在30°C以上和/或电源宿工作模式下,可参考2600B系列参考手册的“工作界限(Operating Boundaries)”部分,查询其它 功率下降信息。
9. 对于电源宿工作模式(第II和第IV象限),要在相应的电压源指标上增加柔度量程的10%和极限设定值的±0.02%。对于200mV量程,要额外增加120mV的不确定值。
10. 对于源精度指标的HI引线压降每伏要增加50μV。
11. 从脉冲开始到off-time开始的时间;如下图所示。
12. 在电源宿模式下(第II和IV象限)且环境温度高于30°C时,发热受限。欲了解更多信息, 可参见参考手册中的功率方程。
13. 电压源工作在1.5 A电流极限下。
14. 最小稳定脉宽的典型性能:
电源大小 |
负载 |
电源稳定 |
最小脉宽 |
5 V |
0.5Ω |
1% |
300 µs |
20 V |
200Ω |
0.2% |
200 µs |
180 V |
180Ω |
0.2% |
5 ms |
200 V (极限1.5 A) |
200Ω |
0.2% |
1.5 ms |
100 mA |
200Ω |
1% |
200 µs |
1 A |
200Ω |
1% |
500 µs |
1 A |
180Ω |
0.2% |
5 ms |
10 A |
0.5Ω |
0.5% |
300 µs |
通常采用远端操作、4线检测和最佳、固定量程进行测试。有关脉冲脚本的更多介绍, 请参见2600B参考手册。
量程 |
默认显示分辨率 |
输入电阻 |
精度(1年) |
200 mV |
100 nV |
>1014 Ω |
0.015% + 225 µV |
2 V |
1 µV |
>1014 Ω |
0.02% + 350 µV |
20 V |
10 µV |
>1014 Ω |
0.015% + 5 mV |
200 V |
100 µV |
>1014 Ω |
0.015% + 50 mV |
温度系数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19:±(0.15×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于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电流测量精度 17
量程 |
默认显示分辨率 |
电压负荷 |
精度(1年) |
*100 pA 22, 23 |
0.1 fA |
<1 mV |
0.15% + 120 fA |
1 nA 22, 24 |
1 fA |
<1 mV |
0.15% + 240 fA |
10 nA |
10 fA |
<1 mV |
0.15% + 3 pA |
100 nA |
100 fA |
<1 mV |
0.06% + 40 pA |
1 µA |
1 pA |
<1 mV |
0.025% + 400pA |
10 µA |
10 pA |
<1 mV |
0.025% + 1.5nA |
100 µA |
100 pA |
<1 mV |
0.02% + 25 nA |
1 mA |
1 nA |
<1 mV |
0.02% + 200 nA |
10 mA |
10 nA |
<1 mV |
0.02% + 2.5 µA |
100 mA |
100 nA |
<1 mV |
0.02% + 20 µA |
1 A |
1 µA |
<1 mV |
0.03% + 1.5 mA |
1.5 A |
1 µA |
<1 mV |
0.05% + 3.5 mA |
10 A 25 |
10 µA |
<1 mV |
0.4% + 25 mA |
* 100 pA量程不适用于2634B型。
电流测量稳定时间(在Vstep之后测量稳定的时间)26: 在固定量程上处理电源设置命令后达到最终值0.1%所需的时间。Vout= 2V,除非另行说明。电流量程:1mA。稳定时间:<100μs(典型值)。
温度系数(0°–18°C & 28°–50°C)27: ±(0.15×精度指标)/°C。仅适用于普通模式,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接触检查28 (不适合2634B)
速度 |
60Hz(50Hz)下到存储器的最大测量时间 |
精度(1年) |
FAST |
1 (1.2) ms |
5% + 10Ω |
MEDIUM |
4 (5) ms |
5% + 1 Ω |
SLOW |
36 (42) ms |
5% + 0.3Ω |
其它仪表技术指标
最大负载阻抗:
普通模式:10nF(典型值)。高电容模式:50μF(典型值)
共模电压:250VDC。
共模隔离度:>1GΩ,<4500pF
过量程:101%的电源量程,102%的测量量程
最大检测引线电阻:额定精度为1kΩ。
检测输入阻抗:>1014Ω
注
16. 对于源精度指标的HI引线压降每伏要增加50μV。
17. 对于NPLC设置<1,要通过增加误差项来降低精度指标。根据下表适当增加量程值的百分比。
NPLC设置 |
200mV |
2V–200V |
100nA |
1µA–100mA |
1A–1.5A |
0.1 |
0.01% |
0.01% |
0.01% |
0.01% |
0.01% |
0.01 |
0.08% |
0.07% |
0.1% |
0.05% |
0.05% |
0.001 |
0.8% |
0.6% |
1% |
0.5% |
1.1% |
18. 适用于单通道显示模式。
19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20. 适用于单通道显示模式。
21. 四线远端检测仅适用于所选的电流表模式。电压测量只能设置为200mV或2V量程。
22. 10-NPLC,11点中值滤波器,量程<200V,在调零后1小时内进行测量,23°C±1°C。
23. 在默认的指标条件下:±(0.15% + 750fA)。
24. 在默认的指标条件下:±(0.15% + 1pA)。
25. 10A量程仅适用于脉冲模式。
26. 延迟因数设置为1。柔度等于100mA。
27. 高电容模式精度仅适用于23°C±5°C。
28. 包括测量SENSE HI到HI和SENSE LO到LO接触电阻
高电容模式29, 30, 31
电压源输出稳定时间:在固定量程上处理完源极命令后,达到最终值的0.1%所需的时间。电流极限=1A。
电压源量程
Cload =4.7μF的稳定时间
200 mV
600 μs (典型值)
2 V
600 μs (典型值)
20 V
1.5 ms (典型值)
200 V
20 ms (典型值)
电流测量稳定时间:在电压源稳定在固定量程上后,达到最终值的0.1%所需的时间。下列值适用于Vout=2V,除非另行说明。
电压源量程
稳定时间
1.5 A – 1 A
<120 μs(典型值) (Rload > 6Ω)
100 mA – 10 mA
<100 μs(典型值)
1 mA
< 3 ms(典型值)
100 μA
< 3 ms(典型值)
10 μA
< 230 ms (典型值)
1 μA
< 230 ms (典型值)
使用HIGH-C脚本的电容漏流性能32: 负载=5μF||10MΩ
测试:5V步进与测量。200ms(典型值)@50nA。
模式改变延迟:
100μA电流量程以上:
进入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10ms
离开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10ms
1μA和10μA电流量程:
进入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230ms
离开高电容模式的延迟:10ms
电压表输入阻抗:30GΩ并联3300pF。
噪声,10Hz-20MHz(20V量程):典型值<30mV 峰-峰值。
电压源量程改变过冲(用于20V量程以下):典型值<400mV + 较大量程的0.1%。
过冲进入200kΩ负载,20MHz带宽。
注
29. 高电容模式指标仅适用于直流测量。
30. 100nA以下量程不适用于高电容模式。
31. 高电容模式利用锁定的量程。禁用自动量程功能。
32. 部分KI厂商脚本。详细信息参考手册。
公共指标
IEEE-488:兼容IEEE-488.1。支持IEEE-488.2公共命令和状态模型拓扑。
USB控制 (背面): USB 2.0器件,TMC488协议。
RS-232:波特率从300bps到115200bps。数据位数、奇偶类型和流程控制(RTS/CTS硬件或没有)可编程。
以太网:RJ-45接头,LXI Class C,10/100BT,无自动翻转功能。
扩展接口:利用TSP-Link扩展接口可实现支持TSP功能的仪器相互触发和通信。(不适用2634B)
线缆类型:5e类线或更高端的LAN交叉线。
长度:任意两台支持TSP功能的仪器之间最长3米。
LXI兼容性:LXI Class C 1.4
LXI时序:总输出触发响应时间:最小值为245μs ,典型值为280μs ,(不指定最大值)。接收LAN[0-7]事件延迟:未知。产生LAN[0-7]事件 延迟:未知。
数字I/O接口:(不适用2634B)
接头:25针D型母接头
输入/输出引脚:14个开漏极I/O脚
绝对最大输入电压:5.25V
绝对最小输入电压:-0.25V
最大逻辑低输入电压:0.7V,最大+850μA
最小逻辑高输入电压:2.1V,+570μA。
最大源电流(流出数字I/O脚):+960μA。
最大宿电流@最大逻辑低电压(0.7V):-5.0mA。
绝对最大宿电流(流入数字I/O脚):-11mA。
5V电源引脚:上限为600mA,固态熔丝保护。
安全互锁引脚:有效高输入。必须从外部加载>3.4V@24mA(绝对最大值6V)到该引脚上,以确保200V操作。该信号通过一个10kΩ电阻下拉到机壳地。当INTERLOCK信号<0.4V时(绝对最小值-0.4V),200V操作将会被阻塞。如下图所示:
A/D转换器速度 |
触发地 |
使用用户脚本 |
使用用户脚本 |
使用用户脚本 |
使用用户脚本 |
使用扫描API |
使用扫描API |
0.001 NPLC |
内部 |
20000 (20000) |
10500 (10500) |
7000 (7000) |
6200 (6200) |
12000 (12000) |
5900 (5900) |
0.001 NPLC |
数字I/O |
8100 (8100) |
7100 (7100) |
5500 (5500) |
5100 (5100) |
11200 (11200) |
5700 (5700) |
0.01 NPLC |
内部 |
5000 (4000) |
4000 (3500) |
3400 (3000) |
3200 (2900) |
4200 (3700) |
3100 (2800) |
0.01 NPLC |
数字I/O |
3650 (3200) |
3400 (3000) |
3000 (2700) |
2900 (2600) |
4150 (3650) |
3050 (2775) |
0.1 NPLC |
内部 |
580 (490) |
560 (475) |
550 (465) |
550 (460) |
575 (480) |
545 (460) |
0.1 NPLC |
数字I/O |
560 (470) |
450 (460) |
545 (460) |
540 (450) |
570 (480) |
545 (460) |
1.0 NPLC |
内部 |
59 (49) |
59 (49) |
59 (49) |
59 (49) |
59 (49) |
59 (49) |
1.0 NPLC |
数字I/O |
58 (48) |
58 (49) |
59 (49) |
59 (49) |
59 (49) |
59 (49) |
60Hz(50Hz)下最大单测量速度(每秒操作次数):
A/D转换器速度 |
触发地 |
触发地对GPIB进行测量 |
对GPIB进行源测量 |
GPIB源测量 |
0.001 NPLC |
内部 |
1900 (1800) |
1400 (1400) |
1400 (1400) |
0.01 NPLC |
内部 |
1450 (1400) |
1200 (1100) |
1100 (1100) |
0.1 NPLC |
内部 |
450 (390) |
425 (370) |
425 (375) |
1.0 NPLC |
内部 |
58 (48) |
57 (48) |
57 (48) |
最大量程改变速度:当量程>10μA时,典型值<150μs。当改变量程使得量程≥1A或者从≥1A量程变为其他量程时,最大速度典型值<450μs。
最大源量程改变速度:当量程>10μA时,典型值<2.5ms。当改变量程使得量程≥1A或者从≥1A量程变为其他量程时,最大速度典型值<5.2ms。
最大源函数改变速度:典型值<1ms。
深圳总部: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留仙大道南山
云谷创新产业园二期6栋一楼东座
0755-8368 0722(8线)
1403880343
公众号
视频号
哔哩哔哩
抖音